6259
唐代「李淳風」在科學上有什麼貢獻?
唐代「李淳風」在科學上有什麼貢獻?
提供資治通鑑上的記載給各位參考::第1筆11.唐紀 第194卷 唐紀十 (AD632–AD637)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 七年 p-6102 直太史雍人李淳風〔雍縣
屬岐州。
雍
於用翻。
〕奏靈臺候儀制度疏略
但有赤道
請更造渾天黃道儀
〔更
工衡翻。
渾
戶本翻。
〕許之。
癸巳
成而奏之。
〔時李淳風上言:舜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則渾天儀也。
周禮: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
有以見日行黃道之驗也。
暨于周末
此器乃亡。
漢洛下閎作渾〔天〕儀
其後賈逵、張衡亦有之
而推驗七曜
並循赤道。
按冬至極南
夏至極北
而赤道常定於中
國〔全〕無南北之異
蓋渾儀無黃道久矣。
上異其說
因詔為之。
儀
表裏三重
下據準基
上如十字
末樹鼇足
以張四表。
一曰六合儀
有天經雙規
金渾緯規
金常□□結於四極之內
列二十八宿、十日〔干〕、十二辰
經緯三百六十五度。
二曰三辰儀
圓徑八尺
有璿璣規
日〔月〕游〔天宿〕規〔矩〕
列宿所行
轉於六合之內。
三曰四游儀
圓〔玄〕樞為軸
以連結玉衡游筩而貫約規矩
又玄極〔樞〕北樹北辰
南矩地軸
傍轉於內
玉衡在玄樞之間
而南北游
仰以觀天之辰宿
下以識器之晷度。
皆用銅為之。
〕--------------------------------------------------------------------------------第2筆11.唐紀 第195卷 唐紀十一 (AD637–AD640)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 十四年 p-6157 十一月
甲子朔
冬至
上祀南郊。
時戊寅曆以癸亥為朔
〔行戊寅曆見一百八十七卷武德三年。
〕宣義郎李淳風表稱:「古曆分日起於子半
今歲甲子朔旦冬至
而故太史令傅仁均減餘稍多
子初為朔
遂差三刻
用乖天正
請更君考定。
」眾議以仁均定朔微差
淳風推校精密
請如淳風議
從之。
--------------------------------------------------------------------------------第3筆11.唐紀 第199卷 唐紀十五 (AD648–AD655)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 貞觀二十二年 p-6259 上密問太史令李淳風:「祕記所云
信有之乎﹖」對曰:「臣仰稽天象
府察曆數
其人已在陛下宮中
為親屬
自今不過三十年
當王天下
〔王
于況翻。
〕殺唐子孫殆盡
其兆既成矣。
」上曰:「疑似者盡殺之
何如﹖」對曰:「天之所命
人不能違也。
王者不死
徒多殺無辜。
且自今往三十年
其人已老
庶幾頗有慈心
為禍或淺。
〔幾
居希翻。
〕今惜使得而殺之
天或生壯者肆其怨毒
恐陛下子孫
無遺類矣!
」上乃上。
--------------------------------------------------------------------------------第4筆11.唐紀 第201卷 唐紀十七 (AD662–AD670)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 二年 p-6344 祕閣郎中李淳風〔龍朔改太史局為祕閤局
令為郎中
丞為郎。
〕以傅仁均戊寅曆推步浸疏
乃增損劉焯皇極曆
〔戊寅曆始行
見一百八十七卷高祖武德二年。
隋時
劉焯造甲子元曆
謂之皇極曆
為張賓所擯
不得行。
焯
之若翻。
〕更撰麟德曆;五月
辛卯
行之。
〔更
工衡翻。
〕
參考資料
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
李淳風
唐時岐州雍(今陝西鳳翔縣南)人
幼通群書。
李淳風於貞觀時官至太史令
晉書和五代史志中的天文志、律曆都是李淳風所撰寫的
他和他的父親李播都精於天文曆算。
高宗時
受詔敕主持「周髀算經」、「九章算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算經」、「張邱建算經」、「五經算經」、「緝古算經」、「綴術」十部算經的注釋工作。
這十部算經和「數術記遺」及董泉的「三等數」成為唐代算學生的教科書。
「綴術」和「三等數」先後散佚
剩下來的十部算經後被稱為「算經十書」
由於「算經十書」規定在中央的官學中使用
所以可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官方頒行的數學教科書。
李淳風 藏頭詩,李淳風推背圖,李淳風 預言,李淳風 袁天罡,李淳風六壬時課,唐袁天罡 李淳風推背圖李淳風,太宗文武,張衡,賈逵,宣義郎,資治通鑑,大弘孝皇帝,龍朔改太史局,張賓,傅仁
秦始皇|溥儀|曹操|劉備|乾隆|司馬懿|洪秀全|孫權|希特勒|吳三桂|隋文帝|光緒|周瑜|哥倫布|孔明|李世民|鄭成功|拿破崙|林爽文|關羽|黃忠|張飛|梁啟超|雍正|慈禧太后|毛澤東|楊堅|鳳雛|武則天|鄧小平|施琅|曹植|劉銘傳|康有為|康熙|朱元璋|司馬炎|司馬昭|
6259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400937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