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5

東林黨爭是?

請問大家東林黨爭是.............................................................〈詳細一點〉
東林黨的由來  東林學院位於無錫市東門蘇家弄

現為無錫市東林小學的校園。

宋朝時曾經有學者楊時(又稱龜山先生)在這裏講學。

明末萬曆二十二年

原任吏部文選司郎中的無錫人顧憲成

因為直言敢諫

並在爭立皇太子和會推內閣大學士等問題上

觸怒明神宗

於是被削去官籍

革職回家。

在常州知府和無錫知縣的資助和支持下

于萬曆三十二年修復東林書院。

同年十月

顧憲成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范、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時稱東林八君子)等人

發起東林大會

制定了《東林會約》

規定每年舉行大會一、二次

每月小會一次。

  針對明代中葉以後的思想學術界

流行空談心性

不務實學的王守仁學說。

東林學派的興起

標榜氣節

祟尚實學。

並在講學之中經常觸及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

議論如何改變政治腐敗

民不聊生的狀況。

正是因為東林學派

把讀書

講學同關心國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正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個著名對聯所標榜的那樣

並以此為座右銘。

東林書院既講學又議政

“以靜為主

操履篤實

一出為正

為一時儒學者所宗”。

吸引著許多能人志士

包括一些因批評朝政而遭貶斥的官吏

許多人聞風響附

不顧道路遠近

紛至遝來

人數之多

竟使東林書院的學舍至不能容。

另外一部分在朝任職的正直官員

也同東林講學者遙相應合。

導致東林書院實際上成了一個輿論中心

這裏的人們逐漸由一個學術團體形成為一個政治派別

從而被他們的反對者稱為“東林黨”。

  起初的東林黨人

既沒有固定的章程

也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

只是一些政治見解大致相同

在政治活動中經常結合在一起的組合

是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

東林黨的政治主張

主要是通過個人活動來表現的。

慨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強烈要求改變宦官專權亂政的局面。

主張“政事歸於六部

公論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反對派遣礦監稅使到各地瘋狂掠奪、橫徵暴斂。

主張重視農業和工商

要求惠商恤民、減輕賦稅、墾荒屯田、興修水利。

反對科舉舞弊行為

主張取士不分等級貴賤

按照個人才智

予以破格錄用。

加強遼東的軍事力量

積極防禦滿人的攻掠。

明末黨爭的始末  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

一些熱衷利祿、貪戀權勢的官僚

也逐漸形成按籍貫劃分的團體

它們是:山東人的齊黨

湖北人的楚党

安徽宣城人的宣黨

江蘇昆山人的昆黨

以及勢力最大的浙江人的浙黨。

浙党首領沈一貫、方從哲先後出任內閣首輔時期

採取結黨營私

依附皇室、勳戚

交結宦官

不斷排斥清廉正直的官員。

齊、楚、浙、宣、昆等黨的重要人物

紛紛佔據要津

為了保持自己的權位

導致遇事不以國事為重

遇人則不以人品起見

而以相互攻擊為首務。

附已者雖盜蹠亦指為伯夷

不附已者雖伯夷亦指為盜蹠。

雙方都是一再抓住對方的弊端加以參劾

於是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明末黨爭。

其實東林中雖然君子多

但亦有小人。

但東林小人

皆借君子之名欺騙世人。

浙黨中雖然小人居多

但亦間有君子。

而東林卻因為門戶之見

指其君子亦為小人。

  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間的鬥爭

正如史書所載:“以立儲為主腦

三案為餘波

察典特報復之具”。

就是指圍繞著是否立朱常洛(神宗長子)為皇太子這條主線

在“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中展開激烈地鬥爭

其間雙方都利用當時的京察制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

所謂“京察”是明代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

規定六年一次

稱職者予以獎或晉升

不稱職者處罰或斥退。

  可見明末黨爭肇始於所謂的“爭國本”。

國本指皇帝的繼承人。

國本之爭

是圍繞于朱常洛為皇帝繼承人的問題而展開的。

由於明神宗的皇后多年不育

皇長子朱常洛(即後來的光宗)乃妃子王氏所生。

後來神宗寵愛鄭貴妃

欲立鄭氏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中國的封建禮制是:有嫡立嫡

無嫡立長。

所以祖制是應名正言順地依制立長。

雖然後來得到神宗母親慈聖皇太后的支持

終於在萬曆二十九年

神宗冊立年屆二十的皇長子常洛為太子。

可是接連發生的明末著名的宮廷三案:梃擊

紅丸

移宮案。

致使皇太子常洛在神宗于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病死後

即位不久

便於同年九月初一突然駕崩。

  光宗歿後

光宗長子十六歲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支持下

擺脫了鄭貴妃、李常侍的挾制

於九月初六日即帝位

是為熹宗。

東林黨人因扶立熹宗有功

頗受朝廷重用

一時朝中出現了東林獨盛的局面。

在這一時期東林黨的部分主張也開始得到施行。

除撤除礦監、稅使之外

還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興屯田

修水利

種植水稻

加強東北軍事。

並在北京宣武門內創設首善書院

鼓吹尚德業

重氣節

倡導一代士風。

  可惜好景不長

不久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迅速膨脹起來。

熹宗性機巧

好親斧鋸髹漆之事

積歲不倦。

每引繩削墨時

忠賢輩輒奏事。

帝厭之

謬曰:“朕已悉矣

汝輩好為之。

”忠賢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許多東林黨的反對派

為了對付東林黨人

也紛紛依附于魏。

以至於形成內外大權

一歸忠賢的局面。

所以《明史》閹黨傳中就有如下感歎:“明代閹宦之禍酷矣

然非諸黨人附麗之

羽翼之

張其勢而助之攻

虐焰不若是其烈也”。

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等彈劾魏忠賢被捕

與黃尊素、周順昌等都先後慘遭殺害。

魏忠賢使人編《三朝要典》一書

借“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為題

歪曲事實經過打擊東林黨

更嗾使其黨徒編造《東林點將錄》、《同志錄》《天鑒錄》等所謂東林七錄

把所要打擊的反對派列名其中

按名捕殺。

並於天啟五年十二月

以朝廷的名義

把東林黨人姓名榜示全國

凡三百零九人。

凡是榜上有名的

生者削職為民

死者追奪官爵。

同年下詔毀全國書院

剝奪了東林黨人講學的權力。

至此

朝中東林黨人的勢力幾乎被一網打盡。

  天啟七年八月

熹宗病死

其弟朱由檢繼位

改元崇禎。

明思宗崇禎即位後

決心真正掌握最高權力

著手逮治魏忠賢

對大批閹黨

定為逆案

除首逆魏忠賢和熹宗乳母客氏二人外

追隨閹黨二百多人

分六等罪

處以斬首、充軍、徒刑、革職等。

同時停止了對東林黨人的迫害

重新任用一些東林黨人為官。

雖然崇禎親掌朝廷大權

但是剛愎自用

拒諫飾非

遠忠直

親邪佞

特別憎惡臣下結黨。

所以對敢於評議朝政的東林黨人並不抱有好感

不久東林黨人就失去了在中樞機構內閣中的地位。

崇禎任用周廷儒、溫體仁和薛國觀等一班佞臣擔當首輔重任。

又因為生性猜忌廷臣

安排太監插手朝政、掌管財政、監督軍事

於是國事日非。

複社的興起  明代士大夫之間以文會友的風氣甚盛

崇禎初年

江南就有許多的文人社團

其中著名的有太倉人張溥、張采創辦的應社

華亭人夏允彝、陳子龍創立的幾社。

後來這些文社合併為複社

眾推文名最大的張溥為盟主

於崇禎六年大會于蘇州虎丘。

當時大江南北士人參與者約有二千之眾。

這不但是有明一代、也是中國封建時代規模最大的一個知識份子結社。

複社人士自稱“吾以嗣東林”。

不少複社成員是東林黨人的學生或弟子。

複社繼承東林傳統

論文兼評時政。

  由於複社成員大多是中青年

只有一部分人進入仕途

而且職位較低

所以對朝政難以形成較大的影響。

在這種情形下

複社黨魁張溥則使用非常手段來鑽營政治。

其中牽連到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周延儒。

周延儒

字玉繩

宜興人。

萬曆四十一年會試、殿試皆第一。

其人為人圓滑世故

曾于崇禎元年

即與溫體仁一起參與打擊東林黨人、禮部侍郎錢謙益

而因此於東林黨人反目。

但後來又在主持考試中

取中東林派的張溥等為進士

因此與張溥之間又有師生的關係。

周延儒在擔任首輔後不久

於崇禎六年遭溫體仁排擠。

在被撤職以後

老是想著如何東山再起。

  崇禎一朝

宰相一共換了五十個人

為歷代所罕見。

正因為崇禎如此多疑而不專

內閣如此頻繁更換。

所以就給明末的政客們

有了進行政治投機的機會。

於是張溥利用這個時機

與周延儒進行一場政治交易。

通過集資入股的方式籌措白銀二十萬兩

做為活動經費

這其中就包括逆案中的阮大鋮一股。

由張溥的學生具有政治才能的吳昌時

在京城北京通過:通內——走皇帝後宮內線

拉攏裙帶關係

結寵當時崇禎最寵愛的田妃。

通宦官——瞭解朝廷內情

掌握皇帝喜好。

通廠衛——結交特務

掌握京官的動向等手段進行活動。

  於是崇禎十四年周廷儒再度入閣

重任首輔。

周廷儒東山再起之後

也曾接受張溥等人的意見

確實辦過幾件好事。

主要有:經過奏請獲准

停止東廠、錦衣衛的偵緝活動;減免了一部分民間欠賦;起用了一些曾被貶謫的東林黨人。

但因為周廷儒和吳昌時過於貪墨

縱容左右弄權貪賄

在對清作戰中貪生怕死

偵大清兵去

乃言敵退

反而謊報奏捷

那些因廠、衛活動受限制的宦官

和其他一些反對派聯合參劾。

崇禎十六年

周廷儒與吳昌時俱被崇禎下令賜死。

一時東林、複社頗為輿論所詬。

至於本來標榜以反對宦官專權為已任的東林黨人

怎麼就會突然與特務勾結起來?按照東林黨人自己的解釋是政治上的權宜措施

並美其名曰:“法門廣大”。

  關於晚明時期的結黨營私的問題

“聲氣”作為一個專有名詞的出現就很能說明問題。

這是當時針對山頭林立現象的一個政治術語

相當於現代語言中的幫派。

所以明末遺民王茂遠于《柳潭遺集》寫到:“嗚呼

古之貪也一吏而已。

今則一君子之門

可養貪吏數十

而又養星醫卜筮

黃冠白足諸色等數百人

以助貪吏所不及

此皆所謂餓虎而縱之食人也。

虎可飽而人肉不幾盡哉!

則謂國亡於聲氣可也。

”是文所言君子即指以虞山錢謙益

華亭許霞城為代表的江南文人雅士。

錢謙益又有綽號喚做“天巧星浪子”

張溥歿後

繼為江南士林領袖。

可見所謂關心天下事的東林一派

雖然表面上一幅正人君子的模樣

實際上也難脫爭權奪利、趨炎附勢之流弊。

結束語 明朝後期

商品經濟和手工業有了顯著地發展。

東林黨人

把講學與政治活動結合起來。

把關心國事當做自己的座右銘

身體而力行之。

代表了江南中小地主、商人和市民的利益。

東林黨人的主張

與當時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相適應。

尤其是早期的東林黨人

不顧個人安危

同以宦官代表的閹党進行生死搏鬥。

甚至在坐牢砍頭的險境之中

仍然念念不忘國事。

讀史至此

不免令人肅然起敬

猶覺凜凜正氣撲面而來。

後來的許多東林黨和複社人士

相繼參預了抗清鬥爭

他們堅持民族氣節

英勇不屈、慷慨就義的行為同樣令人景仰。

然而東林黨和複社人士

畢竟是封建士大夫

不可避免地帶有自身難以彌補的弱點。

歷來政治活動之中

是沒有永遠不變的敵人

也沒有永遠不變的朋友

永遠不變只有利益。

他們反對農民起義

為了鑽營竟與宦官相勾結等等不擇手段的做法

絕非正人君子之所為。

就是所謂的愛國思想

也是與忠君思想交織在一起

無法掙脫時代的羈絆。

所以明亡以後

黃尊素之子黃宗羲在他的巨著《明夷待訪錄》中

尖銳地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指出“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的著名論斷。

從而突破了狹隘的封建忠君意識

才把愛國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補遺 從來黨派團體的形成

多是利益的結合。

結黨營私古即有之

如唐朝穆宗至宣宗年間(821—859)

當朝大官僚就進行過激烈的派系之爭。

一派以牛僧孺為首

一派以李德裕為首

相互間爭權奪利

持續將近四十年之久。

史稱“朋黨之爭”或者“牛李黨爭”。

此風至明時尤甚

除文人結社所謂以文會友之外

覺悟的農民同樣也有團結的意識。

如明末時十三家七十二營的農民起義軍首領

為了共同研究對策打破明軍的圍攻。

於1635年1月(崇禎七年)在河南滎陽召開聯合作戰會議。

在會上採納了李自成爭取主動的分兵定向的提議

組成若干方面軍

在西、南、北三面實行防禦

而以主力向明軍最薄弱的東面突圍。

結果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率領主力部隊

千里行軍

直取安徽鳳陽

一把火燒掉了明朝皇帝的祖墳

打破了明軍的圍剿計畫。

最終於崇禎十七年三月

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

崇禎帝披發跣足吊死於煤山。

李自成騎馬入彰義門

宣告明王朝的覆滅。

這種實行聯合作戰的會議

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也是一次創舉。

這大慨也是明代末期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開始萌芽的一點微弱的星光。

http://www.gznf.net/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201.TW - 亞弘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